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团工作  资讯中心  合作交流  院友风采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科研育人全过程 桃李芬芳飘城环

2018-11-09  点击:[]

他们是航海中的灯塔,鼓励别人奋发向上;他们是向智慧进军的向导,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他们就是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吉林省地表环境过程与演化研究”科研团队,五年来,他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计得失、艰苦付出,用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推进学院事业蓬勃发展,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职能不断强化。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是学院蓬勃发展的核心,他们用心传播知识的种子,五年里,成长之花在每个学子的心头绽放。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汇集了众多精英,筑梦学院发展,引领学院的新风尚。教师团队现有21名成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形成“强带新,新促旧”的团队协作建设模式,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创新实力和团队攻关能力。团队每年有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落地,省级项目以21.5%的年增速增长,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621万,年增长速度30.2%,已经实现了由原来“部分成员有科研项目”到现在“人人有项目、人人做科研、人人进行科研育人”的重大转变。

科研五载积累,科研一朝建工。科研育人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在科研过程中出现设备短缺时,他们就集中精力,根据团队的科学研究内容,组织团队研讨,确定实验室建设方向和内容,与重点高校的同行及国外同行沟通,确定拟购置设备详细参数,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和省级专项资金申报的机会,申报并获批实验室专项建设资金1337万元,占近五年学院新增设备购置费的98%。完备的学科建设体系大大推进了学院科研发展,使学生更充分有效的学习知识,增大了对于科研的热爱。他们年轻的血液流淌在当代地理科研的血管中,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优秀团队合作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默契的配合。城环科研团队积极严谨的工作,团队紧紧围绕特色发展方向,把握社会动向,抓住主线,不断转换改变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展开科研项目研究,做出论文贡献,获得了科研奖励,成果贡献率达到了100%。“在大学,教师不教学,你做什么?不做科研,你教什么?”这是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院长费龙之问。近五年,许振文、王晓东、苏丹丹、王桂君、孟祥锐、卢冠军、李晓强、徐英睿等老师持续推进“开放实验室“”教学活动。他们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带领学生获得多次奖项。王桂君副教授的研究团队一直从事土壤改良剂对松嫩平原沙化土壤的修复过程研究,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精准脱贫、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上发挥了科学研究的作用。费龙教授科研团队开发完成的吉林省农业规划管理信息在德惠市、长岭县、白山江源区进行试用,以应用为亮点,该项目申报获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马友利、张海峰两位教师带领的无人机地表过程监测与数据采集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用无人机进行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采集与制图,助力长春师范大学对点扶贫项目,冯志佰老师完成的五撮村特色乡村旅游规划项目,为村民脱贫致富从专业角度给出科学可行的实施路径和有效措施。这些科研成果,源于他们的艰苦奋斗品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经过这些实验室训练与竞赛历练,学生们强化了教学基本功,形成了解决空间问题的基本思想,并具备了使用相应的技术与方法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就业质量也明显提升。“学生+科研”——让学生走近教师、走进团队、走近科研,受这支团队直接影响的学生中,考取公务员4名,基础教学事业单位68人,其它事业单位12人,企业工作89人。

抓科研育地理人才,重转化做惠农先锋。这支团队团结协作,合作共赢。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做“城环青椒”,他们富有朝气,哪怕再苦再累,也会带着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们;他们不屈不挠,就算遇上再大的科研难题,一直都永不言弃。这种顽强拼搏、团结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大学生追求的信念,在这支优秀团队的带领下,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会迎来更崭新的明天。

关闭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邮编:130032

电话:0431-86168533

E-mail:dili@ccsf.edu.cn

版权所有: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 学校办公室创e工作室 网络中心

关注我们: